首页    新闻资讯     “数字马院”列入深化新时代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十大工程”

“数字马院”列入深化新时代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十大工程”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9日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含10部分、60余项具体举措,并提出了深化新时代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十大工程”。

       1. “数字马院”建设工程

       开发思政课“智慧学伴”网上平台及手机App,探索建立北京市学校思政课“双师课堂”,实现网络名师与课堂授课教师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 网络引领工程

       制定思政主题网络文化作品成果奖励及认定办法,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创作发布倡导主流价值、驳斥错误观点的网络作品,支持建设一批影响力大、服务思政课教学的微信公众号。

       3. 课程思政建设工程

       推进学校依据课程特点分门类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评选教书育人“最美课堂”,打造课程思政建设10所示范校、100个优秀教学团队和1000门示范课程;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同向同行。

       4. 思政课教师培优工程

       深化“扬帆资助计划”“择优资助计划”,遴选建设一批教书育人“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思政课教学领军人物。

       5. 思政课教法创优工程

       成立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单设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为广大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搭建平台。

       6. 思政课质量保障工程

       开展全市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测,组织思政课教学督导员专门听课,实现听课全覆盖,建立思政课教学“一师一档”和个性化诊断制度。

       7. 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工程

       定期邀请教学名师开展“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完善思政课教师网络备课服务支撑系统。

       8. 思政课创新孵化工程

       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立足校史校情、专业特色、行业背景,开设市级共享课;支持教师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探索在全市推广应用。

       9. 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

       组建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各类学校思政课建设,整体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审定北京市及学校开设的思政课选修课教材。

       10. 北京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工程

       打造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权威性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在“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城市副中心等,建设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用鲜活实践增进理论认同。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深入阐释了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一年来,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党的领导、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作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之纲,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

站位更高:市委市政府牵头“行动计划”

       多年来,北京市始终将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遴选建设“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编写成教学案例和教学指南,推出“数字马院”建设工程、网络引领工程、课程思政建设工程等创新举措,课程思政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统筹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出,都是北京市思政课改革和创新的生动诠释。

       2019年底,北京市委市政府结合中央要求和北京实际牵头出台了《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凝练出新时代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十大工程”,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市思政课建设下一步“怎么干”。同时下发通知,明确划分了市委、市政府及各委办局,各区委、各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

思路更新:组合拳打造“最美课堂”

       在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北京市突出注重教学和教学研究的鲜明导向,努力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为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北京市研究制定《北京市教书育人“最美课堂”评选建设办法》,在思政课特级教授、特级教师评聘工作基础上,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纳入其中,以教学实效作为唯一依据,全市推荐、全网评选、全面宣传,发挥优秀教师和典型课堂的示范作用。


       为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还建立了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机制,并实现了全市思政课教师备课全覆盖。最近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集体备课活动”在线观看数量突破了10万人次,参与线上备课的教师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15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市还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在全市思政课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先后邀请濮存昕、冯远征、郭磊等艺术名家为全市学生开设市级思政课。同时,创设思政课教师观摩人大、政协会议机制,先后两次与市人大联合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并组织思政课教师代表首次列席市政协第十三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


       在思政课建设中,北京市坚持“开门办思政”,努力打好组合拳,引领学校和教师讲好每一堂思政课。

视野更广:师资队伍建设走上“快车道”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强调了讲好思政课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北京市聚焦师资队伍配备、教师素质提升、梯队分类发展,跑出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加速度”。


       北京市始终将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作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早在2018年,市委教育工委就印发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配备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推动各高校多种方式加紧配备思政课专职教师。在“引一批”“转一批”“聘一批”“备一批”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近两年北京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数量增长近40%。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北京又确定了2020年按照1:350的比例配备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的目标,在人员编制等方面为各高校提供支持保障。同时,进一步完善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学术奖学金评审机制,进一步强化专职教师后备人才培养。


       2019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全国率先建立思政课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所有新引进的思政课教师必须经过为期4周的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率先按照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为全体思政课教师发放岗位补贴,引导全体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育人上。为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北京还推出“青椒论坛”,同时支持思政课教师分类发展,建设一支合理的思政教师梯队,发挥好“雁阵效应”。

       来源:现代教育报

点击查看“数字马院”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