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3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红色精神,武汉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绘梦人”实践团队跋涉150余公里,走进位于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的中原突围纪念馆,探寻红色遗址,聆听先辈故事,采集全景资源,打造数字革命纪念馆,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中原突围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为“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开创了奠基伟业,在我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依托中原军区旧址群等革命遗址建设的中原突围纪念馆保存和再现了这段珍贵历史。骄阳似火的7月,实践团队师生辗转数小时,终于身临革命圣地。中原突围纪念馆内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中国共产党英勇抗争、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这可比坐在教室里生动、有趣得多,我们如果能用数字手段再现这一切,就能让更多同学在线上沉浸式体验这段历史,太棒了!”队员王若汐按捺不住地与同行同学分享着激动之情。在听完讲解后,同学们用随身携带的纸笔和单反相机对整个馆区作了初步的素材采集。
回校后,大家整理素材、查询史料,反复讨论确定分镜脚本后,师生团队扛着摄像机,携带着无人机、全景相机、电脑等专业装备,再次来到中原突围纪念馆。摄影专业的同学们不放过中原突围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从历史建筑到珍贵文物,力求真实记录历史细节。播音专业的同学在现场将中原解放区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深情讲述着我们党走过的峥嵘岁月、谱写的英雄壮歌。
实践团队师生在革命旧址现场
从清晨到黄昏,尽管实践团队一刻也不曾停歇,但还是没有赶上最后一列返汉的高铁,当大家从临近的随州市广水站乘车返汉回到学校时,已是次日凌晨。
实践团队结束拍摄工作准备返回学校
虽然两地相距150多公里,往返两次让整个团队倍感疲惫,但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红色资源数字化,让革命先烈们的故事被更多人铭记,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实践团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很值得。团队指导老师罗晶晶表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湖北有比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果能将这些搬到线上做成数字展馆,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让陈列在祖国大地上的红色遗产活起来,对红色基因的创新传承非常有意义。教师教学用好这些数字化红色资源,能延伸课堂空间,让我们的思政课变得更有吸引力和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燕明表示,“传媒学院学子在感悟红色革命精神的同时发挥所学所长,既能锻炼自己以专业表达讲好红色故事的能力,又能为红色资源传播方式的与时俱进做点实事,这样‘行走的思政课’很有意义,也受学生欢迎。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会坚持这样‘走下去’,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大课堂。”
来源:武汉传媒学院